简体中文 | 會員登錄     
訪問次數:1236447     
   
 古玉器學者研究室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陳啟賢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江榮宗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廖泱修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林繼來工作室
 博物館與考古研究
 古玉器新解
 學者講堂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索引 >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山東濟陽劉臺子西周墓的史前遺玉
发布日期:2012/03/15    作者:林繼來   浏览次数:14226
 

    標本W6:53,虎頭像雕於一塊厚玉片上,反面平素。玉因受沁而呈灰白色。額中間略向上凸起。耳廓浮凸較高。耳窩內鑽約0.1厘米深的小圓孔。圓目,眼珠凸出。顴部較鼓,鼻端延伸至玉片的下側面。兩側有對鑽的隧孔,左右貫通。兩耳尖間距3.4、上下長2.8、厚1.1厘米(圖二:3)。

    標本AT13(1)1,虎頭像雕於一塊正面近似長方形的厚玉上,反面厚薄不均。玉為乳白色,局部透露黃綠色,拋光。虎額頂有三個尖突。虎面正中有一條凸棱。耳廓近似三角形,耳內有漩渦形紋,耳窩鑽一深約0.2厘米的小孔。圓目,眼圈下凹,眼球鼓出,顴部向外鼓凸。鼻長大,鼻下部延伸浮雕於下側面上。兩側面向內穿一隧孔,左右貫通,上下長2.2、左右寬3.1、下側厚1.5厘米(圖二:4)。

    (2) 江陵縣馬山鎮棗林崗墓葬出土玉虎頭3(圖二:5)

    標本JZWM37:1,淡黃色,半透明狀,油脂光澤,質地堅硬,有較多裂紋。器雕作為扁圓方形,虎面首,虎面肥圓豐滿,五官分明,冠狀首,耳廓寬大外張,圓耳窩。凸鼻,圓嘴。面首上作減地浮雕,高低錯落有致,下部對鑽有小孔。雕琢精巧,形態憨拙,生動有趣。長3.6、寬2.8、厚1.1厘米(圖二:5)。

    (3) 鐘祥縣六合遺址出土玉虎頭4(圖二:6)

    標本W4:2,浮雕成獸頭狀,可見耳、眉、眼、鼻等部分,從兩側面和背面邊緣鑽小孔相通,供穿線用。橫剖面為扁平弧形,白色帶灰。厚0.4厘米(圖二:6)。

有關玉鷹造型對比的玉器

    在傳世及出土玉器中,可以與劉臺子墓的玉鷹作出對比研究的有:

    (1)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龍山文化玉圭上的鷹紋,其翅膀、下垂的鷹尾、兩腳爪及兩個飾相向垂直卷雲紋的胸腹,都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5(圖三:1)

    (2) 山東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的殘玉鷹6(圖三:2)。古玉學家鄧淑蘋女士認為:“它保留了神祖面紋嵌飾器的輪廓,而飾了平展的鳥翼與鳥足。……這是唯一出土於海岱地區的,以神祖面為器形的玉飾。但它的上下器緣各有一斜穿孔,便於綴縫於它物之上,與典形石家河文化玉嵌飾器,器緣較寬,鑽有圓凹,以利嵌插它物的風格是不同的。它出土於商晚期的前掌大遺址中,保留龍山文化與石家河文化的某些風格,又不完全相同。……”7筆者補充一點不成熟的意見,認為這件玉器曾經後雕。從整體玉器的紋飾來觀察,這件玉器顯得很不完整,如翅膀、腳爪的紋飾在邊緣地方突然中斷,應是玉器殘損後再經修改,而推測其上的穿孔也是後加的。再觀察左右兩邊翅膀,都分別殘留兩個豆芽狀紋飾,這與臺北故宮博物院龍山文化玉圭上的鷹紋(圖三:1)、蕭家屋脊8及鐘祥縣高二山遺址9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鷹翅膀上的豆芽形紋一致(圖三:4-5)。而這種豆芽形紋,在後來的商代玉雕中乏見。故這件玉器實為龍山—石家河文化系統的玉雕。順便一提,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件弧形玉鳳,翅膀亦刻有此類豆芽形紋,都為早期遺物,其年代應屬石家河文化晚期。10

        1  2  3  4  5           
返回 >>
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s by united art press corporation
會址:臺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0號6F 电话:886-02-26594989 传真:886-02-2659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