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會員登錄     
訪問次數:1236211     
   
 古玉器學者研究室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陳啟賢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江榮宗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廖泱修工作室
 古玉器研究者林繼來工作室
 博物館與考古研究
 古玉器新解
 學者講堂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章索引 > 古玉器會員工作室  
豢養紋——一種紋飾的由來
发布日期:2012/03/13    作者:江榮宗   浏览次数:3078
 
凡人看事務皆有感性與理性之分,學習古歷史文化亦然。從感性面而言:總是有無限想象的空間,即吾人所謂的神話(化)論,也因此龍是炎黃氏族部落最古老的圖騰,也是中華民族的崇高徽號。故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注引《玄中記》之:伏羲龍身、女媧蛇軀,即為明證。又《左傳》昭公十七年太皋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杜預曰“太皋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如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更還有養龍的豢龍氏和駕龍的禦龍氏,由此即可看出神話(化)世界里已將龍當作寵物家畜般來看待了1
相同地,傳至夏代《左傳》載蔡墨說“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攏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 2。這就說明了在感性世界里,傳說是一脈相傳的。

回過頭來在有文字記載的理性世界里: (一)一九五八年春河南安陽市大司空村商代墓葬發掘簡報3提及在槨室外邊有活土二層臺,頭前之臺上殉葬有狗一只並帶兩個銅鈴。(二)城臺西商代遺址4記載:甲骨文和《周禮》中都有用狗作祭祀的例子:這大概是用狗作為守衛墓室主人之意。臺西清理的112座墓中就有38座墓用狗殉葬,約占三分之一,有的墓只殉一只狗其位置都在腰坑內,其他殉狗二至六只的,除一只在腰坑內,其餘或全部放在填土內或分置於人架頭前、足下、身側二層臺上,無論放在什麼位置其頭向均與墓主人一致。這里要提及的是,有的腰坑內在狗頸部並有石墜等佩飾之物。 (三)殷墟戚家莊東269號墓5相同地有提到:填土中的狗骨位於墓壙西南部、作側身狀頭骨破碎、脊椎骨已朽肢骨及肋骨骨質較好,頭朝東南,吻部向東北後肢側屈相壓前肢上背脊椎骨彎曲頸部繫銅鈴。 (四)羅山天湖商周墓地6記載:墓11腰坑內殉一狗一鈴。 (五)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7報導:坑內埋一狗骨,骨架還完好可看出狗頭是向北面向西,四肢屈於前胸兩個犬齒外露頭向左半缺掉、後腦際有兩顆貝。
 
到此提及的五例顯示出殉狗留有銅鈴或石墬或貝之實物,都表示出皆為人養的事實。個人推測:應有繫頸圈,頸圈上鑲嵌著銅鈴、石墬或貝殼,因年代久遠其有機質的項圈(皮革),已腐爛消失故只剩下上述之物。這點應是毋庸置疑的。
下面所提之例子則非實物而是雕刻在器物上具像的貝殼形態或者是抽象的紋飾符號:
(一)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8編號DK:37錯金銀銅神獸(圖一),從三個角度看皆明顯有串貝裝飾,換句話說就如同現代人養寵物戴有串貝的項鏈圈。
(二)荊門郭店一號楚墓9編號M1:T14玉帶鉤 (圖二),頸上有串貝紋飾。
(三)徐州西漢楚王陵10出土鎮墓獸(玉熊)(圖三),頸上亦有實體貝殼之項圈。
(四)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11編號6078玉熊(圖四),該熊頸上同樣有實體貝殼之項圈。
(五)南越王墓12編號D77透雕龍鳳渦紋璧(圖五),在出廓外之鳳脖子上有串貝紋。
綜合以上十例我們可得到一個結論:從神話世界到現實社會其傳說是一脈相承。用實體之表現到以紋飾之示意也是種文化之傳播。後人因圖識字按圖索驥、由實體之貝殼狀 轉換至 之紋飾、因而約定成俗地稱之為串貝紋且在文物界稱之有年。而在此個人的看法係推演回去由已知刻在玉器上的 紋,係由古代養狗之銅鈴或貝殼而來,進而推回豢龍氏養龍職責、因此擬賦於此種紋飾一個名稱“豢養紋”不知是否可行,尚祈指正。
 
注釋:
  1.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2.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伝說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3.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考古通訊》1958年10期。
  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域臺西商代遺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5. 安陽市文物工作隊:《考古學報》1991年3期。
  6. 河南省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省羅山縣文化館:《考古學報》1986年2期。
  7.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學報》1957年1期。
  8.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墓》,文物出版社,1995年。
  9.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1997年7期。
  10. 徐州兵馬俑博物館、徐州楚王陵墓管理處:《徐州西漢楚王陵考古發掘側記》,《中華文物畫報》1996年3.4月期刊。
  11. 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12.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求知雅集:《南越王墓玉器》,兩木出版社,1991年。
                 
返回 >>
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s by united art press corporation
會址:臺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0號6F 电话:886-02-26594989 传真:886-02-26595031